2021年新兴经济体论坛于11月5日-7日在广州颐和大酒店举行,以“新发展格局与新型全球化”为主题,来自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和广东省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贸易大学、复旦大学、辽宁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山东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山大学、广东财经大学、佛山科技学院、福建社科院、澳门城市大学、中国民生银行、巴西圣保罗玛丽亚大学、俄罗斯国家金砖国家研究委员会等国内外56所大学、研究机构以及部分企业的12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官员代表参会。论坛由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广东工业大学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及广东数字经济与贸易研究院联合主办。
在11月6日上午开幕式环节,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省委会主委黄武先生、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胡钦太先生分别致辞,他们表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举措,促进新型全球化是中国重新塑造与世界关系的主动选择。要求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既为中国的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也为全新全球化注入新活力。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会长、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新型全球化是一个重大课题,中国决定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这显示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新型全球化的决心。
论坛开幕式后,进入两个主旨演讲环节,第一节由徐秀军主持,首先是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江时学研究员以题为《逆全球化是伪命题?》发表演讲,分析了逆全球化的实质和表现形式,指出新型全球化发展方向。其次是北京师范大学胡必亮教授以题为《新兴市场30国:综合发展水平测算与评估》发表演讲,对新兴经济体进行重新的定义和梳理,界定了30个新兴经济体范围。山东理工大学李平教授就《双循环与对外开放关系的“前世今生”》题目进行了演讲,表示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更广范围、更大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是形成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第二节由唐宜红主持,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黄剑辉院长发表题目为《迈向全面开放型经济体,书写强国富民新篇章》,上海外国语大学刘洪钟教授发表题目为《双循环视角下的世界经济与中国》,澳门城市大学叶桂平教授和辽宁大学霍伟东教授通过录制的视频展示了他们的演讲。
下午,首先进入分论坛研讨环节,一共有16位学者在两个平行论坛进行发言,探讨了新型市场、双循环与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建设与经济全球化等问题。第一个分论坛以“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与新动力”为主题,第一段由中国人民大学黄剑教授主持,广东财经大学黄晓凤教授和广东工业大学陈原教授点评;第二段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谢长青教授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学大董小麟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田旭助理研究员点评。第二分论坛以“新发展格局与对外开放”为主题,第一段由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张支南副秘书长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广东数字经济与贸易研究院院长陈万灵教授做点评专家;第二段由广东工业大学苏琦主持,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院高维新教授和广东工业大学黄荣斌副教授做点评专家。
紧接着,举行了主体报告环节,安排了八位发言人发表演讲,分两节,分别由广东工业大学谢卫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斌研究员主持。最后张斌主持了闭幕式,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会长、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研究员对全体会议进行了总结。
在整个研讨会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及其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广东数字经济与贸易研究院学者积极参与论坛各环节学术讨论,在多个环节发表论文和点评。在主题报告环节,孙楚仁教授以题为《国家间政治关系与各国经济的互动:新兴经济体不一样吗?》探讨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全球经济增长的经济逻辑与政治逻辑。在第二个分论坛,陈万灵教授担任点评,张志明副教授做了题为《国际疫情蔓延、全球产业链传导与中国国内产业链波动》发言,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供求两端分析疫情传递机理,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通过产业的传导机理和对中国产业的冲击影响。我校前副校长董小麟教授在分论坛中担任点评嘉宾。另外,韩永辉、王世豪及其部分研究生参与了本次论坛各项学术活动。
本次论坛是第9届新兴经济体论坛,我中心参与了会议筹备的各项活动,承担大量会务工作,从论文征文、论文的分类整理、编辑和打印、会议议程编制,到会场选址、部分专家邀请和现场接待等工作。整个会议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本次论坛征文共收到80余篇论文,最后选择70篇论文编辑成论文集。论坛期间我校多位学者和研究生积极参与各个环节讨论,整个论坛在热烈的学术讨论氛围中结束。